5
YOUTHDAY
4
青年节
百年征程心向党,青春奋进正当时。年前,一群青年人挺身而出,奋起抗争,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年后,一群青年人勇当先锋,敢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起扬帆。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一群青年人用一个个逆行的背影,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段段温暖的画面,传递着城市的温度,他们用行动证明,时代的接力棒交到他们的手中,依然可以勇敢向前,接续奋斗。值此第73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裕法青年干警用真挚而又朴实的语言,为我们详细讲述了抗疫斗争中的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一段段生动的讲述、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充分展现了全院干警在抗疫一线的那些温暖和感动。
张驭
向上滑动阅览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喧嚣的城市突然安静,大部分人匆忙的脚步被迫暂停,而有一部分人在逆行加速奔跑,很荣幸我能成为后者中的普通一员。刚开始院里考虑我们有办案任务,并未安排员额法官参与值班,但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值班,我便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了名,住在了办公室,于是晚上值班,白天开庭成为那段时间的常态,充实并快乐着,令人感动的是有一天晚上一位业主阿姨来到值班的地方,说你们志愿者每天24小时为我们站岗守护,实在太辛苦了,硬塞给我一袋东西就跑了,打开一看,里面有面包,饼干,鸡腿等零食还有饮料,那一刻真的瞬间湿了眼眶~我们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幸福有时也很简单,就是群众的一声感谢,或是一起蹲在路边吃一碗泡面。一直以来我基本都是值夜班,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值的是下半夜的班,突然下起了大雨并大幅降温,红篷子的四周围挡被风吹落了,脚下已经成了一条小河,上半身的衣服也被雨水打湿,但我知道我必须坚守岗位,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无数次感染到我的不是那可恶的病毒,而是我那可敬、可爱的领导和同事们。
王院长身先士卒,率先住在了办公室,每天不分昼夜的奔波在抗疫一线。王洪峰和刘成两位同志在值班时发现一名年近八旬的老人独自一人来做核酸检测,行动不便,于是他们主动上前搀扶着将老人送回家中,得知老人独居,他们放心不下,又查看老人冰箱食物情况,并留下号码,嘱托老人有需要随时打电话他们会上门服务。周文娟同志下班回到小区看到小区正组织住户进行核酸检测,便立即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忙维持秩序、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教大家如何使用安康码。许可其同志多次作为“大白”参与核酸检测、主动放弃休息协助同事入户落实包保措施,还为防疫小区居民理发、交电费等等。马秀娟同志在对包保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入户走访时,发现其母亲身患重病在外地进行治疗,自己和年迈的外公一起生活,家庭生活困难,于是她自费买了一些肉、蔬菜、零食和防疫物资送到他们家中,并对其家里的卫生和垃圾进行清理,临走时还不忘嘱咐有需要随时打电话提供上门服务。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的同事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辛,默默奉献。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世界本没有超级英雄,只是无数人在同时发光,他们甘于燃烧自己,用力释放光和热,温润人心,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法院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崇高精神,我由衷为能有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同事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让我们一起携手,把无数微微的力量化作漫天繁星,照耀和守护我们脚下这片深爱的土地!我坚信,疫霾终将散去,阳光依旧温暖!
卫凯
向上滑动阅览
4月4日一大早,电话声响起,晁院长的声音传来,“现在疫情形势比较严峻,院里还有多少物资储备?再去想办法采购一批N95口罩,普通口罩可能不行了。”电话挂断,我便坐在床边开始联系医药公司,“不好意思,这边没货了”,“仓库还有 N95,但是在城南,现在调不出来。”疫情一吃紧,物资就愈发紧张。来不及吃早饭,我便骑车前往附近的几家药房询问,结果都不理想。最终终于有一家去年联系的医药公司可以提供N95口罩。当我把口罩一箱一箱搬到仓库时,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为了保障前方战“疫”,我们未雨绸缪,紧急联系各方想方设法储备了20天的防疫物资。疫情升级后,我及时和国药控股公司联系,先后四次开具介绍信,直接去工厂购买防护口罩、防护服、面罩、隔离鞋套、消毒液等物资,并逐人登记发放,一份份物资和保障被有条不紊地输送到各条战线。“大白”保护人民群众,我们保护“大白”,办公室全体人员扎根在抗疫大坝上为全院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撑。大家各司其职、枕戈待旦、无缝对接,做好储备发放物资、餐食供应、环境消杀和车辆保障等工作。4月4日晚22点,六安正式开始了静默管理,要求足不出户。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安排,为保障防疫人员能够正常出行,我和同事连夜登记参与防疫工作的院内干警信息,并第一时间向防疫办申领人员和车辆通行证,及时填写、分发到人,一天下来,早已是精疲力尽、口干舌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升级,越来越多的防疫人员因为管控无法出入小区,为了保障我院防疫队伍不再减员,王院长带领我们以院为家,食宿在单位,那段时间区里的疫情防控会议基本都安排在半夜,结束已是凌晨,说是住,其实也就是疲劳了找个地方打个盹。为了精准防疫,区里基本每天都要求定时报送各种表格。由于我院人员较多,比较复杂,在领导的安排下,何苗、郭翔、耿少杰、沈继涛五位隔离在家并熟悉人员情况的同事自发创建了“疫情帮帮群”,和我一起负责表格填报任务,统计全院干警参与值班情况、被封控人员情况,“三重人员”统计等。“卫凯你先去洗洗吧”,“这个我来弄”,“这个情况我来打电话,”。一个多礼拜,大家每天互相支持配合,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