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本是敏感、脆弱的代名词,但我今天想讲的玻璃心却是孩子应对突发事件时心理上出现的紧张、害怕。孩子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所以有时我们要学会保护孩子的“玻璃心”,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4月7日下午,我原为绿色的健康码,突然变成了最亮的颜色。它如初升的太阳一样耀眼,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及时上报给学校和社区,正在打电话的瞬间,本来在一边玩耍的儿子匆忙跑过来,他问道:“妈妈,怎么啦?你要被隔离了?”孩子神情紧张,眼睛里写满了恐惧。年幼的女儿看到哥哥的表现,也害怕起来。“病毒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妈妈?”孩子们立刻去拿了口罩,把口罩戴得严严实实的,他们站在离我很远的地方和我说话。
?我能感受到孩子们内心此刻的矛盾和纠结。一边是最爱的妈妈,一边是病毒,想要妈妈又害怕病毒。我慢慢跟孩子解释,可能有一个人买菜走过去,后来我也走过了……健康码的颜色筛选只是为了更好的做好疫情的筛查,让疫情早一点结束。孩子们听我慢慢解释,由于孩子年纪比较小,我换着各种方法形象又生动的打比方给孩子们听!渐渐的,他们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建议他们在家不要佩戴口罩,他们也乖乖的把口罩放好。他们又开始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吵吵闹闹,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模样。有时候孩子的心,就像玻璃一样易碎。尤其是心理问题,我们一定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读懂孩子的心。
?晚饭过后,我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他打电话咨询的也是同样的问题。下午收到了疫情防控部门的信息,然后又接到了电话,内容都是关于孩子健康码变色,需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的问题。家长咨询我原因,我通过自己所了解的事实,跟他慢慢解释。家长说道:“老师,孩子从下午接到通知以来,整个人就变孬了!一下午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也不敢说话,到现在也不吃晚饭,孩子一定要听听老师跟他说……”
这个孩子比较内向,平日里就比较胆小,突如其来的变化,尤其是疫情之下,他恐慌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就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最能依靠的人。我们必须给孩子做好心理疏导。我在电话的这边,孩子在电话的那边,一根无形的线连着我们。我慢慢开导他,跟他说明原因。几十分钟之后,我可以感受到他渐渐变轻松的说话语气。后来这位家长发信息给我说孩子现在心态好很多了,就像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同样,我心里的担忧也少了。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孩子们又一次走进了家庭,进入线上课堂。疫情形势的变化,家庭氛围的好坏,都会影响孩子们的居家学习。所以我也多次和家长交流,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快乐!遇到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我们有一定要小心保护好孩子们的“玻璃心”,不要焦虑和抱怨,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