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的这道坎,你必须要面对了

我出生那年,我妈刚好25岁。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反正在她心里,25岁就应该是人生新阶段的分水岭。

所以,当她的孩子也到了这个年纪,但是却既没成家也算不上立业时,她就变得很焦躁:

该结婚了吧,该稳定下来了吧,该像个大人了吧。

不只是我妈,25岁之后,身边的很多人和事仿佛都在那一瞬间不一样了。

现在想想,25岁之前,我真的享受过太多"优待"。

爸妈觉得我是个孩子,就算亲戚逼问为什么不结婚,他们也会坦然地说:"她还小,以事业为重吧。"

公司同事对我的称呼是"小杨",偶尔做错事,也会贴心地安慰,"你还是个新人,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身边的朋友,几乎都是月光族,一起穷、一起沉浸在没心没肺的快乐中,没人考虑存钱,一下班就凑一块"及时行乐"。

恋爱中也充满了无条件的迁就,隔三差五闹个脾气,男友觉得是可爱的孩子气,甚至还会一脸宠溺地问:"为什么总也长不大?"

这样的事,一直持续到我吹灭了25岁生日蛋糕上的蜡烛。

说不准具体是哪天开始的,爸妈就唠叨着"再不结婚就嫁不出去了",职场上对我犯错的容忍度也不断降低。

周围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存款了,刷朋友圈能发现曾经那些爱深夜买醉的小伙伴,也在给孩子集赞领早教课了。

受了委屈,对着男友大哭,再也换不来亲亲抱抱了,他会一脸严肃地劝我:"是个大人了,别太情绪化。"

在这些差别对待中,我开始拿不准:25岁之后,到底该过成什么样?

于是,我参考了其他人的看法。

我妈心中,过得最好的25岁,是我闺蜜。

大学毕业就结婚,老公考上了公务员,她考上了教师岗,一起在上海不远不近的位置买了贷款房,明年属于他们俩的第一个虎宝宝就要诞生了。

但我闺蜜却不觉得她过得多好,她心中最成功的25岁是我的大学室友,一个传奇的拼命三娘,几年时间就从职场小白升到了业务主管。

我突然发现,或许每个人对于"过得好"都有不同的定义。

和在二线城市买升值空间大的房子相比,有人更喜欢住在小桥流水人家;

和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相比,有人更愿意用它去旅游、去尝试新鲜的事物。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追的特别激动的一部剧,《爱很美味》。

在滑稽的相亲现场,一个姑娘希望25岁前能生下二胎,但刘净都快30岁了还没确定好心仪的那个人是谁。

她说:"明天的事留给明天吧,今天过得好不就得了。"

所以你看,过得好不好,本来就是个很私人的话题。

你无法用普世价值观中的好坏,直接定义自己生活的优良。

更何况,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和变动,别轻易做"结案呈词",路还很长,看清自己脚下才是最重要的。

《武林外传》中白展堂说:"女人只要一过25岁,长得再漂亮那也成问题了。"

听到这,佟掌柜直接怼了回去:"活不到25,那叫夭折。"

所以,25也好,35也罢,不过只是我们必须经历的生命阶段。

而用数字标记人生,是想活得更清楚、明白,并不是为了绑着自己按照时间轴完成任务。

你不一定非要在盛夏与荷花一同绽放,如果你喜欢,你可以做秋天的海棠、做深冬的寒梅。

任何季节,都有花朵在开放的。

总会有人在30岁保留着18岁的天真,在40岁拥有着20岁的热情,别苛求自己活成别人羡慕的模样。

时间虽然是世界的,但驾驭时间的生命永远只属于我们自己。

在英国,69岁的琳达努力实现着环游世界的梦想;在长沙,66岁的老奶奶晚上还会去酒吧打碟。

美国原始派画家摩西说过:"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按时长大,不意味着就此老去,只要你想,我们就还有好多时间可以用来装点自己。

所以,你说25岁以后的人生,什么样算是好的呢?

这个答案,其实不在别人嘴里,而是在你的心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erzdwt.com/aytzyj/608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