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维能看到一生,五维能选择命运,

白癜风规范化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4/5761442.html
在文章《在四维可以看到人的一生,到五维能改变人的命运,是真的吗?》中,我们探讨了四维和五维的奇妙特性。现在,我们将深入探讨其中的原理,并揭示六维的独特之处。

在时空的舞台上,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中,可以观察到当前时间事物的形态。然而,升入四维空间后,我们能够见证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一切时间上的事件都在新的维度中呈现,如同观看一部完整的人生电影。在五维空间里,可以看到在每个生命节点上所有可能选择的最终结果,如同浏览一棵分支繁多的树。进入六维空间后,可以实现瞬间穿越,从一个平行世界直接跳到另一个平行世界中。

这是真的吗?

我们需要从空间和时间谈起,因为维度的增加是对空间或时间维度的扩充。

时间的流逝是一种错觉

从科学角度看,现代物理学,尤其是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它们被整合到一个四维时空中,形成一个时空统一体。时间和空间不再是两个独立的维度,而是这个时空统一体的不同方面。

所以,在狭义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当观察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他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测量结果会各不相同。一个观察者的时间可能是另一个观察者的空间,反之亦然。从这个角度来说,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是一致的,因为它们在描述物理现象时是等效的。

爱因斯坦认为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存在错觉,他说:“重要的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相信物理学的人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别,只是一种难以撤销的顽固错觉。”

所谓的“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错觉”,指的是我们常说的时间流逝的感觉。我们习惯性地认为时间是一条从过去延伸到现在,再继续延伸到未来的直线。然而,相对论理论却告诉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并非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依次存在,而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时空之中。

所有的事件都如同同时存在于一个巨大的画卷上,然而,由于我们感知能力的局限,我们只能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领略这幅画卷的每一个局部。我们把这种感知的顺序称之为“时间”。在这个进程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瞬间都被我们定义为“时间点”。

这一点在前文《四维时空与四维空间如果重合,时间就是错觉,爱因斯坦说对了!》中已做过深度解读,这里就不重复了。时间的方向是个错觉

我们认为时间是一条从过去延伸到现在,再继续延伸到未来的直线,其方向是指向未来的。然而,这个方向也是个错觉。

因为,真正流逝的并不是时间,而是我们的感知。就像山上的洪水冲刷进干枯的河道,我们对事物的体验从过去蔓延到现在,再推向未知的未来。向未来推进的并非时间,而是我们的感知。我们就像坐在疾驰的汽车中,眼看着车窗外的景物迎面而来又向后飞速逝去,那些被我们感知的事物,是从未来滑向过去的。换言之,对于周遭的事物而言,时间的方向是从未来指向过去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四维时空中使用广义勾股定理时,时间项前面总要加一个奇怪的负号的原因。因为我们把时间的方向搞反了,不得不加一个负号来修正。在推导洛伦茨变换公式时,时间的符号同样是反的,虽然推导的结果依然是正确的,但错误的时间符号把简单的情况搞得很复杂,比如把平直的欧氏几何搞成了曲面的闵氏几何。

物理学的理论体系是严谨而可靠的,然而,物理学所研究的现象却是通过感官得来的。不幸的是,我们的感官提供的信息并不总是可靠的,就像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会让感官误解为太阳在围绕地球旋转。

现在我们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并非太阳围绕地球旋转,而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我们的感官在相对运动中无法分辨出到底是哪一方在运动。这种错觉不仅限于对空间的感知,对时间的感知也同样存在,比如我们把感知依顺序逐步体验的过程误判成时间的流逝。

时间和空间的区别是体验方式的不同

事实上,空间和时间的区别,只是我们对时空统一体感知和体验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只有一维空间,也就是一条线,而我们是线上的一个点。如果我们能在这条线上自由移动,可以随意前进、后退或停止,那么我们就认为这条线是属于空间的维度。

反之,如果这条线是一条轨道,我们就像被强迫坐在车厢里,任其载着前行,既无法控制它的速度和方向,也无法让它停下来。我们身处其中,无法窥见前方与后方,只能感知到当前位置的状况。我们就会把这条线当成时间的维度,把车厢的前方叫做“未来”,把车厢的后方叫做“过去”,把体验到的当前状况叫做“现在”。

对于这条一维的线,无论是我们自由地体验还是被迫按照一定的顺序体验,它都没有改变,仍然是同一个东西。就像时间和空间在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只是我们的体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如果有多名体验者,对于同一条一维的线,有的人可以自由体验,而有的人却被迫依次序体验,那么他们对这条线的看法是不同的。前者认为这条线是空间维度,而后者则认为这条线是时间维度。不同的感知者对同一维度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体验,这也说明了空间和时间并没有绝对的分别,而是取决于感知者的体验模式。

这个结论对我们理解高维空间的特性非常重要,我们还是从四维空间谈起。

四维空间=三维空间+一维时间

对于我们三维空间中的生命来说,四维空间相当于一个三维空间加上一维时间,因为我们只在空间中拥有自由度,可以在这三个维度上随意前进、后退或停止。但对于第四维,我们没有自由度,我们无法控制这个维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也不能停止。所以我们把第四维称为时间轴或时间线。

但是,如果存在四维空间中的生物,那么它在四个维度上都拥有自由度,可以在四个方向上随意前进、后退或停止。这意味着它可以在我们的时间线上任意移动,随意移到我们的过去、现在或未来,也可以停下来仔细观察。如果它的视角足够大,可以同时看到一个人完整的一生。

不过,四维生物只能以线性方式在我们的时间线上移动,比如,四维生物想看我们的昨天,它只能沿着时间线往过去方向走1天才能到达,而不能瞬间回到昨天的那个时点。

五维空间=三维空间+二维时间

对于我们三维空间中的生命来说,如果拥有二维时间,那么二维时间将组成一个“时间面”。那么,在任意时间点里,所有可能的选择都会衍生出不计其数的崭新时间线,就像下图中的叶脉一样,分出无数的枝杈,产生无数种可能性。

如果存在五维空间中的生物,它在五个维度上都拥有自由度,可以随意前进、后退、停止、拐弯甚至弯曲某条时间线。如果它的视角足够大,它能同时看到在每个时间节点所有可能的不同选择,以及所导致的不同结果。

如果把其中一条时间线弯曲并相交,那么在时间线上原本不相邻的两点会重合在一起,这意味着五维空间中的生物可以瞬间跳回过去或跃向未来的某个时间点,选择不同的历史或未来路径,实现时间穿越。

它也可以沿着一条时间线随意前进、后退或停止。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可以退回到某一节点处选择另一条路径重新体验,就像在岔路口选择不同的道路一样。这意味着它可以随意体验人生的不同分支。

六维空间=三维空间+三维时间

对于我们三维空间中的生命来说,如果拥有三维时间,那么三维时间将组成一个“时间体”。

如果存在六维空间中的生物,它在六个维度上都拥有自由度,可以随意前进、后退、停止、拐弯甚至扭曲时间线或时间面。它可以从一条时间线直接跳到另一条时间线,不需要线性移动,也不需要回到某个节点重新选择。它能让空间上的任意时间点产生联系,将不同的选择和对应的结果随意重叠组合、完成瞬间穿越。

比如你的一个人生是考上大学,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而另一个人生是没上大学,去当快递员挣钱养家。六维生命可以从一个人生直接穿越到另一个人生。相当于从一个平行宇宙穿越到另一个平行宇宙中。

以上观点是个人的推论,没有实际证明,仅作为发散思维拓展。你有什么看法?请在下面评论区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erzdwt.com/azyjjg/606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