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时间轴16江南政权

上文讲了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了郭部实际上的一把手,驻军于和州(今安徽和县)。

和州这个地方虽然交通比滁州强,但对于朱大帅来说也不是个久居之地,因为和州南阻长江,北临龙凤政权,元军时不时来骚扰一下,孙德崖也虎视眈眈地想要吞并。

因此,最好的战略选择,无疑是冯国用、李善长等人所谋,渡江南下,据金陵而徐图天下!

南京仪凤门

可是朱大帅的营子里缺少船只,总不能大家都光着膀子全副武装地游过长江去吧!望着漫漫江水,朱元璋愁眉紧锁。

就在这一筹莫展之际,船来了!!!

巢湖水军俞通海求援和州,朱元璋领兵巢湖,于是顺其自然地就收编了这支水师,真是打麻将似的,缺什么,来什么,太舒服了!

至正十五年(年),六月一日,朱元璋率部渡江,先攻牛渚,后下采石镇(今安徽马鞍山)。

江东地区,一直比较富有,而大多将士都是泥腿子出身,说实话也不一定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突然就撞进了这繁华之中,大多数人都被迷的腿都走不动道,心念念地想取了这些财富而后返回和州去,毕竟老婆、孩子还在那等着呢!

但这一时的富贵并没有蒙蔽住我们朱大帅的双眼,他在一旁看着,深思着,他深知一鼓作气的道理,于是传令砍断了所有的船缆,如此舟船便只能顺流而下了,将士们看到这一幕,都震惊了,于是北归之心皆断。朱元璋此举,与项羽破釜沉舟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后朱元璋下令攻取太平,全军士气如虹,一鼓攻克!

朱元璋入主太平后,严明军纪,赏罚分明,与民秋毫不犯,城内地主、儒生皆来归附。后朱元璋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并成立了一应军政机构,众人推朱元璋为大元帅,终于在名义上也成为了所部一把手,自此朱元璋江南政权初步建立。

方下太平,元军有生力量便反扑了过来,元右丞阿鲁灰、中丞蛮子海牙,在采石用巨舟横截于江面,阻断了朱元璋与和州的联系,而后令“义兵”陈埜(yě)先、康茂才与元兵一道,水陆并进,向太平城攻来。朱元璋亲自督战,令徐达、邓愈绕后夹击,元军大败,陈埜先被生擒,后被朱元璋释放留用。

七月,朱元璋令张天祐及陈埜先降军攻集庆,败。

八月,徐达攻下溧水、溧阳、句容、芜湖等地。

九月,朱元璋令郭天叙、张天祐、陈埜先合军再攻集庆。战斗正酣之际,陈埜先叛变,与集庆城里的元军里应外合夹击红巾军,郭天叙、张天祐战死。

电视剧《朱元璋》郭天叙剧照

比较搞的是,陈埜先追击红巾军到溧阳时,当地地主武装以为陈已经投降红巾军,设计诱杀了陈……果然墙头草,死得早!

郭天叙、张天祐这一死,朱元璋终于彻底接管了郭部所有武装!此处,有点怀疑郭天叙、张天祐与降将陈埜先这个带兵组合,是不是朱元璋暗中设计好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现在这个局面对朱元璋太有利了。

想通了,不打集庆了!至正十六年(年)二月,朱元璋令常遇春率军攻向了采石的元军水师,蛮子海牙败逃集庆城,自此朱元璋部南北通畅,军心稳定,士气高涨!

三月一日,朱元璋亲帅大军,自太平水陆并进,第三次杀向集庆!

初三日,破江宁,得降兵三万六千人。

初十日,破集庆,元守将行台御使大夫战死,蛮子海牙又溜溜球了,走投了张士诚,水军康茂才率部投降,共得军民五十余万。

朱元璋入集庆城后,张榜安民,礼贤纳士,改集庆为应天府,置江南行中书省,自兼总省事,并设立各军政机构,任命各部官员。

是时,江南政权,如日中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erzdwt.com/asczyj/596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