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红海局势运价时间轴,危机演变全过程

年11月24日,一艘运力为TEU、名为“CMACGMSYMI”的集装箱船遇袭。自此,红海海域航运危机持续发酵。年伊始,英美与胡塞武装的冲突不断升级,船司纷纷暂停通过红海。至2月中旬,每日经过曼德海峡的集装箱船舶通行量,已下降至个位数。

红海海域冲突发生以来,对集运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搜航网将从运价、运力、外贸三个角度进行复盘,通过数据,解读事件背后的行业变化。

图源:搜航网禁止转载

苏伊士运河-红海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最重要航运通道,由于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外溢效应,首先推动亚欧航线运价上行。

年12月14日,马士基表示有商船遇袭,暂停通过曼德海峡。随后赫伯罗特、MSC等多家船公司也纷纷宣布暂停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的航线。

图源:克拉克森数据侵删

至12月18日,HMM和阳明海运宣布避过苏伊士运河,绕道南非好望角或在安全地点等待。至此,占全球运力约82%(Alphaliner年12月数据)的前九名班轮公司均暂停红海通行。

受此影响,SCFI(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12月22日收于点,周环比+14.8%,其中欧线大涨46%。数据来源:上海航运交易所侵删在红海航运危机的影响下,亚欧航线的大部分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宣布绕道,使得运距和成本上升。各家船公司开始增收附加费。其中,达飞海运征收的REDSEACharge(红海附加费),每20英尺干箱美元,每40英尺干箱美元,每个冷藏集装箱和特殊设备美元。

图源:达飞海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erzdwt.com/asczyj/584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