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思维那些改变世界的人,是怎么思考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关键字:认知思维\心智模式\教练技术

年,苹果公司发布第四代智能手机,轰动一时。

很多人都在思考:苹果,凭什么?

终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被一个领导力专家给挖了出来。

美国学者西蒙·斯涅克(Simon.Sinek),在名为《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动》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个经典理论:GoldenCircle,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由why、what、how三个部分组成,其中why是思考的起点,也是一切的核心。

苹果公司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的经营理念与黄金圈如出一辙。

同时,西蒙·斯涅克强调,所有企业和管理者都应该先向内寻找自己的why。

因为在“心智模式”上有深入探寻,也有很多人将黄金圈法则视为教练能力的底层逻辑之一。

历史证明,那些百年企业并不是因为做了某些产品而伟大,他们的成功,往往是因为支持者众多。

比如曾经的苹果、特斯拉,以及现在的华为、比亚迪。

人被企业、品牌深深吸引成为其粉丝,愿意不断复购,甚至自发的为品牌做宣传,“启动键”就是这家企业的“why”。

1、why能引发消费者共鸣

一家公司的why,能帮顾客找到花钱的理由,它们甚至能成为大众的“消费嘴替”。

当年苹果公司成立在一个革新的时代,为了赢得年轻人,它的广告一个比一个更叛逆。

比如乔布斯亲自配音播报的这一则《Herestothecrazyones》: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

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不墨守成规,他们格格不入,

他们不人云亦云,他们惹是生非,他们也不安于现状。

你可以引用他们,反对他们,颂扬或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因为他们改变事物,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因为这些人足够疯狂,所以他们改变了世界。”

这段话对苹果的品牌及产品绝口不提,却做对了一件事,向消费者“告白”:只要你有创新精神,苹果就奉陪到底。

这实在太酷了,以至于当年很多人专门花钱去电影院刷苹果广告。

在中国,也不乏这样的公司。

年,一个正在减肥的胖子,在中国一线城市的电梯间、地铁站发出一声呐喊:“自律给我自由。”

这个前胖子叫王宁,他的线上健身软件keep,只用了14个月就积累了万粉丝,打败了全中国半数的线下健身房。

同一年,唐彬森开始卖饮料,瓶子上全都大字写着:“0糖0脂0添加。”

截至去年底,唐彬森的元气森林年收入超百亿,比前一年还多了近37%。

类似的成绩,农夫山泉干了25年;而另一个巨头娃哈哈,近年来惨淡经营,年营收已经跌落回到了10年前的水平。

无论是“自律让我自由”,还是“0糖0脂0添加”,大家买的不是产品,而是共情体验,是产品背后那个“why”。

2、why能帮企业找到对的人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几年里,企业家们都在忙3件地狱级大难题:找人、找钱、找项目。

坚定不移的“why”,能从价值观层面筛选人才,是找人的利器。

中国最会找人的公司,是上海的米哈游,一家低调蛰伏了很多年,却能跟网易、腾讯PK的游戏公司。

它的创始人蔡浩宇,自称是一个“死宅男”,但同时也是一个心中有why的男人。

他8岁就用一台做动漫,斩获全国计算机动画比赛二等奖,是EVA(日本现象级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的超级粉丝,在大学宿舍艰苦创业时,就喊出著名口号:“技术宅拯救世界。”

凭着这句口号,米哈游召集了全国大神级的技术宅,甚至有人说:“中国有一半游戏专家在上海,上海的一半专家在米哈游。”

因为有这些人,米哈游做成了《原神》,在全世界圈粉。蔡浩宇也成了《福布斯》富豪榜上身价仅次于李彦宏的天才老板。

了解了why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讨论黄金圈理论中很关键的中间层how,和最外层what。

what代表成果,比如企业的产品、营销事件、以及品牌。

而how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更好的效益,实施的差异化做法,其中包括各种有效细节,比如某个项目投入了几百万,还请了当红明星等等。

1、强大的how,能帮企业建立信任、加深共鸣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像乔布斯一样,天生就会调动大众情绪。

所以企业和领导者要得到支持,就不仅要说出why,还要用how来证明自己的why是真实可靠。

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用how来传达why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比如河南的“最牛超市”胖东来,它的理念就像是从沃尔玛抄过来的:让消费者更满意,让员工更舒服。

但在how的阶段,一般同行都很难超越它,创始人于东来说:“我们一年本来能赚万,最终只赚万,剩下的贴出去给顾客。”

真金白银的给消费者省钱,这样的超市谁不喜欢。

这还没完,胖东来是个“救援小能手”,各地灾难捐款捐物只是常规操作,年河南暴雨洪水,于东来带着自己大哥于东明,卷起裤腿趟着水去郑州一线援助。

河南人支持胖东来,不是因为追随它的why,而是因为跟它强有力的how形成了一种“双向奔赴”。

2、what是定位词,要慎之又慎

年初,国内疫情爆发,口罩供不应求,有人当黄牛高价卖口罩发国难财,也有人紧急办厂,卖口罩解大众燃眉之急。

上汽五菱就是其中一朵奇葩,它紧急召集了上百名员工,把做汽车吸音棉的生产线改成了做口罩的,还在口罩盒子上高调输出:“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制造什么。”

车企生产口罩,确实不靠谱。

但对五菱来说,没毛病!

在生产口罩之前,五菱已经在贯彻“大众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理念,把自己宏光mini的价格打到了5万以内,还能“一键漂移”。

无论是卖车,还是卖口罩,五菱一点没有偏离自己的why,这就是它得到支持的原因。

说到底,企业可以做产品,但最终还是要用信仰赢得市场。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黄金圈法则中最关键的就是why。

找出自己的黄金圈,西蒙·斯涅克给出了一个“教练式”方法:在白纸上画一条时间轴,将自己过往人生中的重要经历标注在上面,再从这些经历中找到最关键的驱动力,why就藏在其中。

判断是不是好的why,有两个要点:

1、利他

一个适合企业、领导者的好why,几乎都是利他的,且会有很大的感染力,不仅是拘泥于商业行为。

上海疫情封城期间,让名快递小哥逆行入沪,被称为“自杀式”救援的京东。

2、引领革新

还有一种很好的why,表达方式非常“革命”,宣传的语言能让创新者热血沸腾,甚至能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就有,比如华为的5G,让所有人上网更快,比亚迪生产电动汽车,还把燃油车的整车生产给停了。

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无论是利他型企业,还是创新型企业,他们做的事都有一个共性:挑战自己。

这也印证了西蒙·斯涅克的理念:当你跟别人竞争时,没人愿意帮你,但当你跟自己竞争的时候,所有人都想帮你。

将这句话放进企业经营的语境中就变成:所有人都对一家不断成长的公司充满期待。

这里还要提醒下各位:在实践“黄金圈法则”的时候,千万不要搞“拿来主义”。

我们国内就有很多“创新型”企业,在制定文化的时候把一些美国公司的why拿来就用。

这样虽然可以节省探寻的时间,却很可能因为理念不符、技术能力不足等等原因,造成更大的问题。

比如中国这几年爆火的新能源赛道,几乎每家车企都梦想自己是“下一个特斯拉”。

其中有一家“零跑”,创始人朱江明称它是中国“唯一一家纯科技型的造车新势力”,还放出豪言:“年卖车80万辆,3年超过特斯拉!”

结果它销量最高的一款车,被同行挖苦就像“老头乐”:售价不过8万元,不光品相差,还卖一辆赔两辆,毛利率-95.7%。

why是要向过往、向内部去寻找的,抄别人的注定不行。

企业要发展,底层逻辑必须扎实,否则就一定会面对这个困境:被自己杀死。

对领导者来说,亦是残酷如此,不进则退。

好了,黄金圈法则,赶紧用起来吧。

—END—

教练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积累和实践。

如果你也希望学习教练、成为教练,欢迎联系群智企业教练,踏上教练之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erzdwt.com/asczyj/526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