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影镜像影像对于历史的立体书写界面新闻

时隔八年重启的“广东国际摄影双年展”,今年改为“广东影像三年展”。除了主题展“复像叠影”的当代影像部分以外,设置的特别展“粤影镜像”,将摄影从年到今天在粤港澳地区的影像史进行了全面梳理,而策展人独特的以“文化同类性为区域特征”的采集方法以及多声部平行书写的呈现方式,将一种地方摄影史的叙述推及到更广泛的地理范围,为我们观看摄影史带来了不同的、更加开放的视角。在国内摄影史研究缓缓起步的今天,“粤影镜像”是一次难得的、活泼的对地方摄影史的书写的实践。这次展览主题命名中的“镜像”二字,是观看这次展览的一大趣味。展览中,策展人以时代节点为段落,为每个段落选取两位、或者是反映两种视角的艺术家作品作为同一时代中的两种景象的对比,让线性的历史从相互比较的影像资料中获得多维的、多声部叙述的可能。比如,第一部分晚清碎影中,苏格兰人汤姆·约翰逊拍摄的珠三角与中国摄影第一人黎阿芳拍摄的广州和香港的图像并置,为观者呈现的是对于同一地区内外视角下的凝视,以及西方技术与本土审美间的切换;第二部分南征北战中,沙飞的战争场面和郭锡麒的建筑风光相对比,一动一静之中客观展现了战争动荡的年代,摄影人在不同的背景下对于家国的关怀;第三部分前沿飞地中,何藩在影像审美中对于西方美学的拥抱和蒙敏生对与大陆文化形势的回望,同为生活在香港殖民文化中的这两位摄影师旨趣相异的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erzdwt.com/azyjjg/570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