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l观点财经
作者l大钊
改名容易“改命”难。
今年4月22日,美股上市在线教育公司跟谁学宣布将公司名称统一更名为“高途集团”。更名后,原K12业务保持不变,仍为“高途课堂”,原跟谁学成人业务更名为“高途学院”。
至于改名的原因官方解释为:“由于高途课堂的业绩已经占到年报的近90%,跟谁学已经不能代表现在的业务品牌,为实现更好的业务聚焦,节约营销费用,单一品牌可以更好地服务学员的全周期需求,有利于业务板块的品牌联动。”
但是改名当日,跟谁学股价出现大幅下跌,盘中跌幅一度超10%,截至收盘,跟谁学股价跌至26.9美元,跌幅达9.27%,市值为68.5亿美元,一夜之间市值蒸发7.01亿美元。
将时间轴拉长后,我们发现自今年1月下旬高途(当时股票名为“跟谁学”)股价达到.05美元/股的历史新高后,便开始一路下跌,1月27日到7月2日的五个多月里,跟谁学股价暴跌了91%,市值也蒸发九成。
雪上加霜的是,自5月至今,高途集团(以下简称“高途”)多次被传裁员消息,甚至连HR团队(指人事招聘团队)都被裁掉。这些令外界焦虑的消息背后,其实是高途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盈利难题。
与高途一起“为梦想窒息”
今年5月27日上午,高途CEO陈向东在视频会议上宣布,放弃旗下3-8岁启蒙课业务“小早启蒙”,同时,近名员工被迫转岗或离职。
此外,据晚点LatePost报道,高途已宣布大幅裁员计划,裁员比例为20%,也有媒体称裁员比例为30%。
对此,高途方面表示,根据6月1日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3条,公司决定停止“小早启蒙”面向3-6岁儿童的招生工作,并据此对组织架构和人员进行调整。
这意味着,“小早启蒙”数千人的团队将被调整,80%的员工将被裁员或者转岗去中小学、成人业务。
除了“小早启蒙”,当日高途的裁员计划还包括行政、人力、中台等职能部门,裁员比例将在20%左右。
近一个月后,6月22日,一则写有“为高途尽忠的时候到了”标语的PPT截图在互联网流传开来。
图片来源:脉脉
6月24日,某微博大V爆料了高途创始人陈向东的紧急回应,其中提到上述内容出自6月21日的中考地推培训动员大会,针对此事,将对北京中心负责人进行“内部通报批评”,并作出元“乐捐”(即处罚)。
可事实是,高途类似的“尽忠”行为,由来已久。
在前些年在线教育最火爆的时候,高途便为员工提供了床位以鼓励员工住在公司加班。根据当时网上爆出的图片可知,高途的办公场所一度给人一种野外宿营地之感,办公区内除了桌椅等几乎被帐篷占满。
图片来源:网络
不仅如此,在高途此前的年会上,其甚至在大屏上打出了“拼命工作是科学健康养生的最佳方法”“拼命工作是全身心投入美好的最佳办法”等一系列所谓“拼命工作”语录,令人瞠目结舌。
或许,这些行为便是高途所希望的员工为其尽忠的方式,但“打工人”可以选择尽忠,企业又是否足够值得这么做呢?
7月2日晚间,高途课堂被传整个招聘团队被裁,面试工作全部暂停。据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截图显示,署名为高途课堂HR的人士称,高途课堂面试现已全部暂停,整个招聘团队已被裁。
图片来源:网络
随后,高途方面回应凤凰网科技称,假的,只是个别地区和业务线的优化。
虽然这次高途官方出面辟谣,但是两个月内接连多次被传裁员,似乎预示高途面临着很大的难题。
6月28日,高途董事长兼CEO陈向东发布公司内部信,承认公司最近确实进行了“部门融合和人员优化”,但表示公司一直在持续加大对于优秀人才的招聘,“员工总人数在过去一个月是持续稳定在增加的”。他称公司账上现金非常充裕,当下的经营效率稳定提升,公司目标在今年Q4实现全面盈利。
从业绩的角度来看,高途的确需要一些盈利才可以重拾全体员工的信心。
一个季度就赔光几年的钱
年6月6日,高途集团(改名前为“跟谁学”)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在普遍亏损的在线教育赛道,号称“第一家盈利的K12在线教育上市公司”。
据统计,上市至今两年的时间里,高途遭遇了15次做空,灰熊、香橼、天蝎、浑水等知名做空机构都曾将其作为围猎目标。做空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去年2月至年底的时间段里,这些机构主要指控跟谁学存在刷单、造假、关联交易等问题。
今年3月高途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