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是一个悲伤的节日。
有一个学生,我再也见不到他了。我最开始对他有印象,是有一次,我扬起一张试卷,站在讲台上扯着嗓子喊他的名字,喊了,好几遍。然后发现他正怯生生地站在我旁边,几次试图拿走我手上的卷子。我承认那一刻,我羞愧难当。因为我真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学生就是我要找的人,也就是说――我不认识他。而且很明显他有些怕我,我可不想有人害怕我,就像我不想我害怕任何人一样。所以我拼了命地要做一个友善和平易近人的人,甚至没有任何原则和底线,甚至都有学生欺负到我头上来了。所以我觉得我,不是个好老师。再后来,我看到他在作文里写到我,说我是个大学生,说我有文化,说我很喜欢笑。坦白说,说我爱笑的人真不多了,几乎没有。原来在他眼里,我是个有生命力的人。我常常想,是他经常写不完作业吗,是他看不见黑板吗,还是因为我经常提问他,为什么他总是贴着墙站着,安安静静地望着窗外,然后歪着头看我,还是不说话。站成一棵树,没有悲欢的姿态。只可惜,我永远也见不到他了。?没有哪一步,是白走的路。这就是我能想到的全部的意义。说一下我另一个学生吧。他就是那种做什么都不会让我觉得心疼的人。“我要洗掉纹身了。”“我要回珠海了。”这是我最近得知的关于他的两件,小事。没错,他是小我八岁的我的学生。要不是他很像有脾气的刘擎,我才不愿多理他。以前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说不想读书了,我完全理解他,可我就是不相信他,因为我知道,他爱开玩笑,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我没想到,过了年他就没再回学校,他竟然认真了。叛逆是很酷,就是挺费前途。我之前也算是利用他,管纪律,因为我发现学生怕他更多。可是也就第一天的晚自习管得像模像样,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你开心吗?”他后来不去学校了,我就这样问他。“不开心。”他打字给我。我甚至很容易就能想到他在那边撇了撇嘴,一脸不开心地说了句“不开心”。再后来,非常意外地通过一次电话。“你开心吗?”我第一句就这样问。“开心啊。非常开心。”看吧,他这个人从来就不讲道理没有逻辑很难自洽。不过我不会再劝他,因为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真的找不到学习的任何乐趣,不如就放过他吧。毕竟,现在对我来说,学习也并非毫无压力。我也是一心只想着毕业不是吗。?加油。谢谢老师。唯一的对话。他和电视上,一模一样。再说一下我的课代表吧。趁着我现在的记性还可以。前几天一个学生发给我一张大合照,里面没有我,我只觉得陌生得很,自己都恍惚了,这是我认识的那群人吗。然后我想,我有这么小吗,他们都说我和中学生无异。太矮了实在是。可能初中以后就没再长吧。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戴了眼镜,因为还挺紧张的,我要努力捕捉到学生的一举一动。我近视得很,但是后来没怎么戴过眼镜。有一次我去听别的老师上课,路上有学生说看我戴眼镜觉得我陌生且严肃了很多。我觉得,或许他们应该认识一下这样的我。所以前后,也就戴了两次眼镜去上课。所以坦白说,有很多人我完全不记得他们的样子,或许一开始就没有认识。但是,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想,这能记很久。???最近“姐姐”变成了一个牺牲性的词,姐姐终于被看见了。对了,说到我的课代表。她是一个标准的,姐姐。我都觉得跟她在一起会很安心,特别会照顾人,特别善解人意。她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学生。第一次去上课,她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了她的名字,我以为她是有点害羞的,后来才知道她是嗓子不舒服。她在家总是把弟弟妹妹照顾得很好,特别懂事,虽然“懂事”,在今天有点像是一个绑架人的词。她也很细心和敏感,我也看到她在作文里写“这个星期老师夸了我三次,念了我的作文两次,我有一篇课文没背熟”。她在同学之间很受欢迎,年纪小小就会说一些很哲学的话,比如她说――每个人都有过去。虽然我不知道那一天在她身上发生了些什么。“快让老师回去休息。”这是她最常说的一句话。你就不能无理取闹一次吗,你自己也要过得快乐才行啊。后来,我要走了。给学生买了些吃的,下课之后她第一个冲到我身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这花了你多少钱啊。”后来,我要走了。学生围了我一圈,拍着手唱歌。“老师,课代表哭了。”“哪有,我没哭。”过了几秒又说:“哭了又怎样,每个人都掉眼泪了呀。”后来,我要走了。学生过来跟我说话。我顺手拿起了课本:“《贾生》背一下。”“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眼睛红红的,唉,都最后一节课了,我又何苦为难他们。我常常跟他们说要会说会写,多动笔,一定要有一种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我还说,谁踩了我一脚,谁多看了我一眼我都要记下来。“这么爱记仇。”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好啊,你我也记住了。”我想。?其实说到底线上线下复试是一样的,出了考场一定会有人问,就像普通话考试,教资面试一样,都是有时间差的。再说一下我吧。不得不承认我身上很多负面情绪来自我爸。他沉默寡言,内向抑郁,不善交际没有朋友,就挺悲观的一个人。而我妈刚好相反,她爱学习肯动脑,很喜欢聊天,好像做什么都能做得风生水起。所以我有时候也会半认真地跟她说:“要不,你也去读个大学吧。”他俩完全不同步,所以在我眼里他们都过得不幸福。我小时候读过一段话:“长大以后我要找一个像我爸那样的傻男人结婚,然后生一个像我这样的傻女儿,和一个像我弟弟那样的傻儿子。”我就觉得这样的童言童语很可爱,我妈不冷不热地说:“那真是傻透了。”所以那一刻我就觉得,她一定对她的婚姻失望透顶,演都懒得演。我也抱定了她过得一定也不幸福。可能这也是我不想结婚的原因,之一。我变成了那种,很极端的人。可是我也很荒诞地想过,这样的两个人,如果在我很小的时候你问我,如果他们离婚了,我会跟谁。我会毫不犹豫,我爸,因为我说过,他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好的。《请回答》大结局的时候,宝拉结婚前夕,我哭惨了。她跟爸爸两个人面对面吃饭,一言不发。就这一幕,跟我是何其得相似。要知道我也已经,二十多岁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