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可能连结论都模糊的文章;东西也并非全新。大致内容:海贼王中的大致历法是否与现实一致;计算海贼王中时间线是否有必要精确到日期;对剧情时间线的个人看法。(一)海贼王中的大致历法是否与现实一致1.首先,任何不精确的时间均不能作为依据,这个很好理解。例如“几天”“数天”这种说法不够具体。那么何为具体呢?如下所示:
我们甚至能看到“半个月”其实都是“17天前”的大概描述,可见“数天”这类描述根本不能作为具体时间流逝了几天的依据。2.那么是否存在其他的时间参照物?楼主认为月亮就是其中之一;而重点问题是读者疑惑海贼王世界中月亮周期是否为30天(左右)。楼主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证据如下:实锤型证据1:月相变化
上图为和之国篇(第二幕)三个夜间场景cut。和之国篇一、二幕总共历时14天,最终目标是满月的火祭,所以基本会经历月亮由缺转圆。上图中除了最右一张满月,左图为9天前的晚上,中图为8天前的晚上,即是说:
由此可见,左图的蛾眉月形月相,和中图的上弦月月相,完美符合现实中的月相。这说明,作者尾田在潜意识中,直接将月亮周期设置为与现实一样。辅助型证据2:每日时间
除了“月”的周期按照现实,“日”的周期也按照现实(这里指得是年月日的日,地球自转),最佳证明就是时钟均为每日24小时;和之国也安排了古代东方的历法“酉时二刻”“丑时三刻”。因此,我们也能合理推测“月”的状况与“日”一致,“作者直接将现实历法代入作品”这一判断更加可靠。辅助型证据3:角色生日安排
在设定角色生日时,采用的历法也与现实中的一致,甚至包括闰年的2月29日。不过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商业向的设定”。是这样的,所以我只把这个算成了“辅助型”证据。主观型证据4:作品设计与现实的联系就好比“怎么日本动漫里全世界都在说日语”“美剧里全宇宙都在说英语”一样,将现实的语言带入作品是很正常的,难道架空世界就一定得自己带一套语言系统吗?楼主认为海贼王中的历法与语言问题一致,作者在设计作品的时候,在非重点领域,完全没必要自己考虑一套复杂的东西,现实里的东西是全人类数千年积累的智慧财富,直接拿来主义不就好了?(另外,为了消除表达上的歧义,此处补充说明:楼主此处说的历法是指“周期变化”,至于以何时为“xx元年”,属于人为定义之物。与现实中一样,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诞生日设为0岁,但不可能将“地球的诞生日”设置为地球历1年;而且别说这个,那时的自转公转周期都与现在不一致。海贼王中虽然用“海圆历”“天历”,但那只是调整了零位)
以上四项证据让楼主认为,海贼王中一个月就是大致30天,没必要刻意把问题想麻烦。3.由此,我们能够计算出“德岛→火祭”的真正时间(仍旧是大概,原因是一个月具体算成几天是不定的,只能说大致30天):约莫70天左右。计算方案:两次满月间隔1个月。①满月1:象岛,话
②满月2:万国:话
③满月3:和之国火祭:话
再加上上文1中的“卷眉帽一伙从德岛离开→除山治外的麦团聚首,中间11天”,11+30+30≈70天(约合成整十数),即大致70天。(二)计算海贼王中时间线是否有必要精确到日期上文楼主说明了为何历法中的周期与现实一致,此时肯定带出了下一个想法:那么是否能够据此来找出特定时间点,直接排出一个具体到日期的时间表?楼主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证据如下:实锤型证据1:矛盾
阿玉在路飞登陆和之国当天是8岁生日,阿玉生日为3月3日;因此往回拨约55天,德岛战的时间约为1月7日。
而1月7日-3月3日中,罗宾生日为2月6日。也就是说如果严格遵照时间,如今应该将罗宾的年龄视为31岁,同理,3月2日的山治也得长一岁;这些与资料集中并未发生变化的主角团们的年龄设定不符。辅助型证据2:作品设计与现实的联系上述这类矛盾造成的原因就是生日的设定。①作者尾田对这方面并没有自己死死握着掌控权,而是与广大读者互动,粉丝们能为角色们指定生日(这还完全可能造成大妈的孩子中,上一胎与下一胎的生产时间间隔被误操作成上年年末和下年年初);②生日设定的由来是各种谐音、各种梗,例如乌索普的愚人节生日,例如娜美的谐音生日,这些与作品内的时间线完全无关。
由此可见,作者并没有完全考虑作品内的“绝对时间”,而只是将历法的周期计算方式套进了作品,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尤其是长篇,例如隔壁的万年小学生,怎么历经数度春夏秋冬,都从平成干到令和年间了,还读1年级。
因此,楼主想说明的是,时间线的精确度具体到“日期”是没有必要的。精确度一般大事件以年份为界定,例如“xx年前洛克斯如何如何”“xx年前罗杰如何如何”即可,这些事件的年份整理许多情况下是有意义的;小事件例如和之国篇的十四天时间,只需要知道先后顺序,月相安排也只是为了满足“火祭满月”这一条件罢了,精确到日期的方案只是在本身就严谨度不足的情况里寻找合理性,这就显得没太大意义。本栏后附几个有关月相的bug:A.磁鼓岛篇是满月,大家应该印象很深;山治在上岛前的某个晚上看着这个月相说“快到满月了”:
(时间走反了)B.按照德岛→火祭的时间计算,月相应为如下所示,而实际上画的是如下所示:
(又走反了)C.“丑时三刻”是后半夜,绝对不可能出现如下月相:
(其实这些在楼主以前的帖子“狂=传”的复盘解读有补充过,不是什么很新的东西)(三)对剧情时间线的个人看法1.在(一)中,楼主认为尾田在和之国篇安排了较为准确的月相变化;但在(二)的bugB中,我们能看到不同篇章间又没有考虑到全局。因此,楼主认为:硬算跨篇章的具体时间间隔,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意义的——即,(一)的3中,“德岛→火祭为70天”这个数据没有具体意义。有人说,两个月,时间过得太快了,怎么主角们的实力都暴涨了;有人说,根据bugB得出月相不准确,时间可能还不是70天而是更短,因为没有人能说服对方“相矛盾的部分究竟前者出错了还是后者出错了”。所以,由于具体时间、绝对时间这些问题,本身就不太在作者的考量范围内,所以楼主认为讨论这些的意义很小。相比之下,楼主认为用“篇章”来划分时间线更好。2.海贼王中的事件发生是有“节奏”的,而每一个“节奏点”,就是篇章的端点。下图为两年后的大致剧情线路:
其中,主角的视角为→→→→→。主角们/读者能在每个篇章的过渡期获得“外界”情报。例如:①前,巴杰斯溜进了革命军的船只而发现了巴鲁狄哥;后,黑胡子攻击巴鲁狄哥上了报纸——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的新世界另一侧,发生了巴鲁狄哥事件。
②与“世界会议”是同时开始的,区别只有火祭作战在14天后,世界会议结束时间是7天后;在幕间的讲述过程中,也用了“时间回溯”来说明。倒是“世界会议篇”(话-话)反而算是过渡,真正浓墨重彩的、推动剧情的大事件,还处于“?”部分,没有完全对读者公开呢。
③则同时也大致上是“外海”处理世界乱局的时间,我们依旧只是在决战结束后的7天,才在篇章的过渡期获知消息,例如“巴基成为了四皇”,而“如何成为四皇”则是大致上这个“篇章”;而这个篇章再往后,就是名为“最终章”的地方了,不过最终章大概率也会分为许多小块。
比起两年后,两年前就更加简单且好理解了,每个篇章之间的“海路”根本没有计算的必要,篇章与篇章之间的独立性都显而易见。这种分隔方式,就仿佛在制作视频时,给时间轴劈上断点。两年后看似复杂,实际上只是多了几个轨道,不同轨道的割断位置是相同的,所以其实时间轴方面的复杂程度很低(在楼主看来,这种分块方式,也是作者尾田多线叙事能力愈发成熟、故事没有凌乱感的秘诀呢)。因此,楼主将两岛放在一起,和之国篇在一岛上却把第一二幕与第三幕裁开,原因就是每个“→”中的“→”(篇章过渡期)的时间设置都可以被随意拉伸、缩短的。过渡期存在的最大作用,是让我们知道主角一侧看不到的其他剧情线的“起因+结果”,“过程”被则作为悬念而略去了;由于是这样的功能,所以时间间隔也变得没那么重要。也正是①过渡期的时间设置完全具有弹性,②尾田虽然有许多跨篇伏笔操作,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话时的尾田不可能完整地考虑到多话和之国篇会有精打细算的14天准备期及其附带的月相变化,所以产生了bugB,因此,楼主更倾向于用“篇章”来划分时间轴,而非直接使用具体数值例如“70天”,虽然能够算出具体数值,但也认为绝对时间、跨篇章时间的讨论意义并不大。
一个“篇章”在海贼王中的时间流逝以“天”来计算,但在读者心中却是以“年”来计算。罗路的雪山一盟,双皇的败北一战,在那边是70天(D),在这边却是十年(Y)。和之国决战,他们的两周是我们四年;3D2Y,我们的一个月顶他们两年。这并不是一个拥有超越时间之眼的魔法师在向我们娓娓转述远方一个时徐时疾的世界,这只是作者与读者一样看不到未来的路,却都在描绘着的笑谈。属于另一个宇宙的70天笑谈终归飘渺,不如珍重脚下世界流淌的十年。向着不可知的未来走去,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应当是“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