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是美国空军现役战略轰炸机“三剑客”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现役战略轰炸机,目前在役的B-52H战略轰炸机均生产于上世纪60年代,服役时间超过50年。
B-52战略轰炸机设计于上世纪40年代,由于时代技术条件的限制,B-52的气动布局基本上与B-47一致,简单说的话就是给细长的圆柱体插上了一对翅膀,机身细长,但是横截面积非常小。较窄的机身横截面加上靠前的后掠式机翼,导致B-52无法像普通大飞机那样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而只能采取类似XB-51轰炸机那样的串列式起落架(即自行车式起落架)。为了维持地面滑跑及转向时的平衡,采用自行车式起落架的飞机必须在机翼上增加一对用于维持平衡的辅助轮。
相比B-47、XB-51轰炸机的“独轮车”式起落架,B-52的自行车式起落架更加独特。B-52的主起落架采用了双串列布局,即前后起落架都是“双双轮”结构,前起落架由两个双机轮起落架并列组成,后起落架结构与之相同,前后起落架共8个机轮,另外两侧翼尖辅助起落架各有一个可收放的小轮。
前面我们说过,由于B-52的机身横截面很小,这一点不光影响了B-52起落架的布局,还影响了起落架舱的布局。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B-52的起落架舱并不是左右对称设计,而是前后交错设计。B-52前后起落架舱都是三角形,总共有四个三角形的起落架舱,呈两两交错布局,起落架收起时,机轮先偏转然后再同时向内收起,这种设计在现役军机中是独一无二的。
B-52起落架设计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四个主起落架都是可以转向的,类似于“前四后八”自卸车的四个转向轮。这种设计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减小地面滑跑时的转弯半径,另外一个则是改善侧风降落时的控制性。
第一点应该很好理解,第二点需要稍稍解释一下。现代大型飞机在降落时如果遭遇强烈侧风,着陆会有一定的危险性,民航飞行员一般采用蟹形进场和侧滑进场的方式来完成侧风降落。但是对B-52飞行员来说,侧风降落要简单的多,由于B-52的主起落架全部是可以转向的,因此在使用蟹形进场降落时,B-52可以调整起落架的朝向,令起落架偏转至与跑道轴线平行的角度,机头则依旧偏向侧风的方向。这样一来,B-52飞行员就不用在接地的最后一刻精准计算时间去蹬舵扭转机头,大大简化了侧风降落的操作难度,同时还提高了侧风降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