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年很快就要过去了,这一年的番剧很快就要结束,而新年的动画列表更是早已呈现在大家面前,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大家心头的热爱呢?不论大家喜爱的是哪一类的动画,我们都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动画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缜密的程序和流程化的制作才得以出现在大家面前,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日本,我们日常看到的那些动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第一步:企划众所周知,我们日常看的动画差不多有三个来源:原创、小说改编、漫画改编。而要把这些其他形式的作品转化为动画,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有一份详尽的策划。‘策划’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每一年度的策划会议里,动画公司的老板或有点发言权的制作人看到一本颇有趣又出名的漫画或小说,觉得拍成动画应该会蛮赚钱的,于是就打电话给代理那本被相中的漫画或小说的代理商问问看是否拍成动画的权利已卖出,如果没有那就开始进行「有时长有时短有时痛苦有时快乐」的权利交涉。这一类对应的就是轻改和漫改动画,典型的例子就是《刀剑神域》,还有马上就要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两座新股市,《我们无法一起学习》以及《五等分的花嫁》。第二种是动画公司旗下的监督或动画家们觉得自己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不画画不按时交稿作白日梦的结果拍成动画应该颇有趣的就自己开始写策划书然后交给老板过目。幸运的,策划通过的话,就由老板或制作人四处奔波找金主...啊,不是,赞助商来一起响应伟大的策划。这一类就是相当少见的原创动画了,典型的例子就是京阿尼的《玉子市场》。第二步:拉赞助要知道,动画公司基本上都没有独立制作动画作品的经费,因此无论这个点子在公司内部看来是有多么的惊人,依旧要把它们拿出去给赞助商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投资。如果双方会面的时候动画公司可以说服赞助商的话,这项企划就可以进行到下一阶段;如果赞助商对动画公司提出的新作品企划没兴趣或认为此商品没有市场价值,那么那企划%不会再见天日。相较于原创动画,轻改和漫改的动画企划通常会比较容易通过赞助商那一关。因为原作基本上已有固定的顾客群,赞助商们比较有心理上的保障而愿意投资,通过贩卖各式各样的相关商品来获得利润。毕竟,为爱发电是不可能持久进行下去的,有了资本的参与,才能让这个市场良性循环下去。第三步:确定经费虽然有赞助商的参与,但这绝对不意味着钱可以乱花,毕竟每一个子都是要能看到成果和收益的。所以在正式开始制作之前,动画公司都会先为这项企划制定出‘严格’的经费预算,让赞助商提前就能判断清楚这项企划到底能不能赚钱,以及到底能赚多少钱。通常来说,具体的流程是这样的:假设某一家影视公司估计一部动画作品的BD可卖1,套,再假设一张DVD卖4,日币,0x4=4,,,再算上其他的一些周边小玩具之类的,给自己留上足够的利润空间,大体的经费范围就可以确定下来了。看起来计算经费好象很简单,但是实际上现实和理想总是存在差别的,一部动画作品能销售多少套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如何估算出一个烧精确的数目,那就要靠制作人的销售经验,动画导演的知名度,人物造型设计师设计人物的魅力和声优的热门程度。(众所周知,现在有很多轻小说是买插画送厕纸的,对应到动画上更是一个道理,不然名作之壁就不会出现了!)第四步:确定脚本所谓的脚本就是动画的剧本,可以说是一部动画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部分。而脚本可能在企划案阶段就已经完成,要把它传递给各个方向来拉取赞助,赢得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这个脚本就不需要修正了。动画中的故事具体会如何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还是要看制作人和导演的意见。负责一部动画作品成败与否是制作人。他起到的作用和电影中拍摄是一样的,就是决定整项作品的走向。因此,如果制作人对脚本有意见,脚本作家就要修改脚本。如果导演对脚本有意见而制作人也赞同导演的意见时,脚本的修改也是必然的。或者,虽然导演不同意初步脚本而制作人认为没有必要修改的话,脚本就不会被修改。著名的制作人在业界非常有地位,他们更是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佳作,比如今石洋之,那部燃破天际的《天元突破》就是在他的监督下完成的。钻头是男人的浪漫!脚本作家方面,一般的动画公司都没有专属脚本作家,大部分是请自由身分作家来写稿。不雇用专属作家的原因是因为脚本并不是一年到头都需要的部门,所以只要在有需要的时候和脚本作家签项目契约即可。不过少数历史比较悠久的传统动画制作公司里仍然有专属脚本作家部门。第五步:设计人物造型众所周知,在二次元这个尤其看脸的地方,好的人物设计能在一开始就抓住观众的心灵,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把钱包里的钞票掏出来。所以一份良好的人物设计是不可或缺的。将原作漫画改编成动画时,因为人物及服饰已经定型,所以并不需要再多加设计。但原创动画的人物设计就比较需要创意了。因为原创人物的设计案在交给人物设计师设计时都只是文字及导演口头上的指令,所以设计师只有靠脚本及自己绘图的能力来凭空设计出能够衬托出作品故事魅力并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因此,就算资深的造型设计师也有可能花一段时间才能定稿。著名的造型设计师则有雨宫庆太,他的作品主要有《假面骑士》,《牙狼~苍哭的魔龙~》作品而在人物设计好之后,导演及造型设计师们必须和色彩设计师共同敲定人物的色彩(头发,各场合衣服或机器人外壳的颜色等等)。色彩设计必须配合整篇作品的色调(背景及作品个性)来设计人物的颜色。以前还没有用计算机上色的时候,是使用水彩颜料在白纸上来进行色彩设计。由于颜色的种类在色彩设计过程之前已经由颜料公司指定了,因此多年前色彩设计师均兼任色彩指定人员。而许多动画的色彩也看起来都一样。第六步:分镜原画在粗略分镜图和所有的人物设计和背景备齐后,必须有人将所有的材料放在一起画出放大的详细分镜图以便后续动作,执行这项工作的是构图人员。最开始的草图往往只是交代一个画面的大略景物,例如在一个镜头里出现‘a和b站在运动会场中说话’,构图人员就须按照分镜图的每一格的大略指示、人物造型表及人物和背景画出详细位置关系放大图(多为A4大)。完成后的构图和人物造型设计表之后会交给原画师们请他们开始按构图画出更详细的主镜画面,好的原画师及原画指导必须对摄影镜头有一番研究来画好每一格主镜。而在原画师之上还有原画指导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一部作品中大多聘请2到4位原画师(依作品不同而有多有少)。每一个原画师画出来的人物都可能依个人的画风不同(或绘画功力深浅)而有些走样。修正各原画师们画出的原画稿并统一画风使其忠于人物设计稿就是原画指导的工作。著名的原画师有很多,比如宇都宫理是时间轴系原画的开创者,比如《攻壳机动队2无罪》中巴特与机器人的战斗场景。第七步:分格画面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交给动画界的民工,动画师来做了。原画师在画完主镜后,要交给动画师来清理线条及画中间的分格动作,完稿的分格动作须经过动画检查人员看过动作没有问题后才能交给上色人员着色。分格动画有简单有比较复杂的。比如简单的是单纯的嘴部动作或眼睛的动作,刚进动画公司的新人大多只有画(练习)这样的简单分格画面及清理原画师画好的原画稿,清稿及认真练习几个月之后才会被派到去画比较复杂的全身分格画面,而派到复杂的分格后还要再经过1年到两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成为原画师。而日本的动画师现在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根据nhk电视台的采访,新人动画师们依然过着缩衣节食的残酷生活,有的时候花5个小时画一张画,却只能收到日元(约合人民币12元)的报酬!在这种收入情况下,每天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想不饿死都很困难……第八步:制作特效特效的话,大体上分为背景特效和摄影特效,以及通过计算机软件增加的一些特殊效果,方式各有不同。第一种背景特效指在背景直接画上烟、雾、火焰.等自然现象。表现的方式都事前在分镜图里指定好交给美术设计公司进行绘制作业。第二及第三种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原画师们在主镜里画需要特效的部分,第二步是上色之后在原画师们指定的部位使用计算机软件加上特效或在之后的摄影阶段中使用摄影技巧完成。这一部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鸦karas》,为了达成完美的效果,直接花费了太多资金在特效制作方面,直接把公司弄破产了。第九步:剪接要把制作好的成片变成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标准时间的影像,就需要剪辑人员把这一步完成。所有的剪辑材料事先由制作管理人员或其它方法交给影视制作公司,制作管理人和导演,副导和影视制作公司约好剪接的时间后进行剪接的工作。在剪接室里,副导(画分镜图的人)看着分镜图给予剪接人员指示。如:‘这里镜头时间剪短一点’、‘这个镜头拉长一些’、‘这个镜头好象摆在这里不太合适。放到前面试试看’。反复的观看和更换调整镜头的剪接作品原版工作往往要花上好几个钟头的时间。基本上剪接步骤不管要花多少时间都要一次定稿。原因是如果影片原版不断的拉长截短地修正,那么录音或配音也要重录很多次,不仅花时间,更是花钱!而剪辑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电影方面推出的无数个‘导演剪辑版’就是最好的证据。第十步:配音和声优大多数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