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成长风格为何走弱,是否还值得坚守

11月以来,地产、银行、非银、建筑、建材等大盘价值风格领跑市场,取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而新能源、光伏、军工、半导体等科技成长风格明显跑输大市。

从市场表现来看,近期上涨的板块都具备政策推动、预期增强的特征。例如推动地产链的金融“16条”、房企债权融资,涉房企业股权融资优化政策,推动复苏链的优化防控“二十条”,以及各地纷纷出台的优化防疫政策。

增量资金在哪里行情就在哪里,从场内近一个月的日均成交来看,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与政策催化强相关的行业。其中传媒增长%,社会服务、房地产增长超80%,建筑和非银成交增长超50%。而科技成长相关的电力设备、军工、均为负增长,电子小幅增长16%,是导致成长走弱的原因之一。

从基金三季报数据来看,主要加仓了小盘成长。大盘成长遭大幅减仓,大盘价值仓位低位稳定。22Q3基金在大、小盘价值股的配置上均处在近10年低位,随着边际改善,仓位有回升可能。近期上涨的板块也基本上是大、小盘价值股。

开弓没有回头箭,政策暖风短期转向的概率很小,发力下的情绪面也有所修复,所以当前风格的持续性,取决于改善信号,市场大概率维持在交易预期的环境下。整体风格可能不会马上切换到成长上面。

当前基本面尚待数据确认,PMI仍在荣枯线附近,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月至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1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10.88万亿元,同比下降26.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2%。房地产市场需求端仍然疲软。

成长风格何时到来?

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是国家重点任务,战略地位持续提升,加上国内厂商在研发上持续高投入,内生成长力正不断积蓄。

从预期来看,随着新兴产业崛起周期到来,自主可控、能源革命、智能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快速突围,很多子领域处在0-1阶段,同时酝酿着1-N的质变,它们与总量经济关系不大,看重的是技术的突破。

风险偏好层面,随着稳增长持续发力,经济进入温和修复的通道,市场风格从防御性质转进攻,随着增量资金的增多,符合时代发展,有业绩支撑的科技成长同样会迎来资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erzdwt.com/asczyj/555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