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意识不对,鸡娃努力白费

大多数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得竞争,想出了各种各样的鸡娃方法。在时间上,有提前学更多的内容,超前学更难的内容。在学习内容上,有的家长搜罗各种辅导资料、网站视频,打听名师、名课、名机构,生怕自己的孩子少学一点儿东西。这其中,其实最核心的一个逻辑就是效率意识。效率是竞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家长在鸡娃时,回归到效率上,也算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往往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如果我们把成人领域的效率定律,简单地生搬硬套到孩子的学习过程当中,可能就会产生很多误区。01大多数鸡娃,常常会开启白加黑、5+2的学习模式,比如,白天6节课,晚上放学再来1个辅导班,回家再写俩小时作业,周末更是全天候。我们说,这个孩子的效率高吗?比起一天只上4节课,回家磨蹭几个小时都写不完作业的孩子,大家肯定会说高啊。但是,大家来看这样一个实验。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做过的一个实验,他让学生学习相同的材料,但是,方式截然不同。第一组参加传统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第二组,采用间歇式的学习方法,在长达一小时的学习当中,每学习一会儿,安排大约十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用来做和学习毫不相关的事情,比如说,临摹毕加索的画。一周之后,用这种方法学习的学生,比起用传统方法学习的学生,这些孩子多掌握了20%的知识。显然,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里面,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放下书包,立马学习,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学知识,孩子的学习效率反而下降了。真正效率好的,反而是后者,该玩玩儿,该学学。也就是说,有限的时间内,孩子真正学会了多少,获取了多少,才是真正的学习效率。心理学上曾经有一个比较通识的观点就是,成人注意力的时间一般情况,在意志力的控制下,也就是20分钟左右。而我们自己的孩子呢?哪怕在跟老师互动过程中,小一点的孩子大概就8分钟,最多最多在强行意志力的控制下,不会超过15分钟。何况,我们期望孩子连续几个小时不间断的专注投入学习,就更不科学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效率不是持续的去学习,该玩玩、该学学,但是该到学习的时候,要引导孩子,全神贯注的去学习。02那么,我再来给大家举第二个例子,继续和大家分享效率这个概念。我们知道,在计算1+2+3……加到时,可以简化成(1+)+(2+99)+(3+98)……一直加到50+51。于是我们只需要计算*50就可以迅速得到答案。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这个规律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孩子就会把这个规律当作知识点,重复去使用。但是,如果让孩子在进行从1加到的求和计算时,引导孩子计算1+,2+99,让孩子自主去找出规律,归纳公式,这样,孩子其实就掌握了这样一套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样,从2加到,从8加到,甚至从1+到,1+到50时,都会解决。反之,孩子只记住了一个从1加到,是*50=。那么,鸡娃,就要鸡娃的思考,当他学会用方法去解决问题,那他以后解决所有的数学问题时,他都会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审视他面对的问题。这个时候,孩子获得的也一种效率意识,逐渐地,当这种意识成为潜意识,那么,他碰到学习问题时,孩子会自然而然寻找高效的学习方法,并且获得用方法去解决一类问题能力,这带给孩子的可以说是一种终生的学习效率。03提到终生效率,我还想再给大家分享第三个观点。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短跑当中,提前跑一步会比后跑半步的人,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所以,家长们总是喜欢或者很难克服自己的冲动,让自己的孩子提前学习。关于这一点,德国心理学家进行过一组比较实验,实验中将一百多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是在幼儿园里面接受娱乐式的教育,就是孩子们该玩玩、该干嘛干嘛;另一组呢,在幼儿园里面整天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前期,这些从小接受科学训练的孩子,确实比以游戏玩乐为主的孩子,优势更为明显。但是,仅仅到了四年级,这两组孩子的成绩就已经慢慢没了区别。更为关键的是,原来自由发展的这批孩子,他们的社交和表达能力会比前一组的孩子更强。抢跑的优势,在四年级时候,就没有了,反而还会让孩子错过社交、表达这些关键的能力的培养。所以,一二年级的时候,是社交最重要的时候。短暂的优势在四年级的时候就没有了。那么,到了三四年级,什么最重要?到了孩子三四年级,正是培养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时期。在一二年级,阅读量指标大概5万字就够了,到了三四年级呢,阅读指标一下子跃升到40万字。这是一个明显的阶。但是,为了让孩子抢优势,如果我们让孩子去学更难、更能拉开优势差距的奥数、英语。那么事实上,缺乏阅读理解的支持,孩子的奥数和英语是很难学好的。相反,如果三四年级,让孩子正常的去读书,理解能力上来了,五六年级的时候,孩子的数学、英语自然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但是,在这个阶段,万一错过了阅读量提升阶段,超前学了英语、数学,孩子的表达能力、审题能力都会跟不上,后面的数学反而学不好了,娃可就被鸡乱了。效率可以拉平到人的一生,人的一生不必要都在学习啊,幼儿园去玩,一二年级少读点书,三四年级要好好去阅读。也就是说,注重孩子的学习效率,更要注重孩子成长时间轴上的学习效率,在关键的时期鸡娃。盲目超前往往会适得其反。04以上,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家长关于孩子学习效率的几个常见误区。家长们要知道的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要注重关键的学习时间段。第一,是孩子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段,而不是一味地投入到学习量中来;第二,是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一些能力和方法,而不是灌输内容;第三,是孩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找到孩子学习的关键期,在关键的时间点上做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提前学、超难学。这次编前会讨论中,家长们也提到了,让老师辅导是一件有效率的事情,关于这一点,我们的专家们,在跟家长们互动的当中,最后也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希望家长们请“明”师,明白的明,不是著名的名。也就是说这个老师,不是所谓的掌握知识多么渊博的老师、也不是所谓的影响力有多么大的老师,而是在某种意义上真的花心思去了解您的孩子,了解您的孩子成长规律的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erzdwt.com/ajyzyj/604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5